2005年8月8日

颱風天還不待在家的傻蛋歷險記

話說上週五,海洋音樂祭當天的活動因馬莎颱風取消,原定邀請的國外樂團在當晚移師到「這牆」表演。傍晚出門,風雨一陣陣的仍然不小,花了兩百多的車資,六點半到達,竟然已經排了好長一條。等啊等的,腳都站痛了,此時工作人員出來宣布,表演時間從原來的七點半移到十點。當場有點不想再等,可是好不容易佔了位置,又不想敗興回家,好吧,繼續。

又過了好久,隊伍終於開始移動了。原本尚稱有序的隊伍,在進入 the wall 的地下空間後更形混亂。我擠到前頭一看,毫無秩序可言,大家都擠在一團。問了問情況,原來是在發號碼牌。當時覺得為何發號碼牌?總不可能真的一號一號的排順序進去呀?除非規定十點到十點十分前一百號入場之類的,還有點道理。

這個問題在下一次工作人員公告時解開了。原來號碼牌只有五百號,而且已經發完。所有沒拿到的,可以在晚上二點回來,Black rebel motorcycle club 願意再表演一場。於是在資訊完全不足,整個活動雜亂無章的情形下,我浪費三小時的結果,是晚上兩點還不知道進不進得去的陽春表演。

以隊伍長度而言,在我的位置到這牆的門口,那長度絕對放不下五百人。事後也證明推論無誤,的確是有人插隊。至於為何可以插隊?想也知道,當然是人情票。

Underground (其實現在也很高調了,並不怎麼「地下」)的東西有個問題,就是小眾往往喜歡維持在小眾。那帶給他們一種優越感。此念一出,差別待遇、搞小團體的動作就不會少。譬如這活動立意甚佳,不過場地很給某人面子的移到明明不適合的「這牆」,加上眾多的人情票,最終得到的就是風雨中苦候三小時的樂迷心中不絕的度爛。海洋音樂祭用的是政府的錢,邀來國外大牌團體,最終卻變成少部份「圈內」熟人獨享。這樣的結果,讓我對順延至下週的兩天表演,連帶的興趣缺缺。可惡的是紀念品已經訂了,還非得跑趟福隆去拿不可。

幹譙吐完,講講當晚的下半段。

話說得知噩耗之後,當下也不想待在那了,但是直接回家,除了白花車資白跑一趟以外,心中那種敗興而返的感覺才是最糟的。一陣討論之後,決定去看場 Tim Burton 的 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 (巧克力冒險工廠)。

事後覺得這真是明智的決定,因為這部電影實在太歡樂了! Big Fish(大智若魚)很浪漫,對親情也多有著墨。但這次 Tim Burton 似乎並沒打算做出值得挖掘的深度,而僅僅是拍出一部奇幻,而且最重要的,具有「風格」的童話故事。其結果相當成功。不像 The nightmare before Christmas 那麼 creepy,稍帶恐怖的畫面只有偶然出現(我覺得他忍不住就是要玩一下),可稱老少咸宜。這部片實在太適合小孩看了,連我們這些四捨五入已經30的傢伙,都看得津津有味哪。

就個人口味而言,一位厲害的導演不必然要具有明確的辨識性,例如 Steven Spielberg。但是一個「有趣」的導演,就必定要有一望而知、獨樹一幟的「風格」。Tim Burton 就是棒在這裡哪。

沒有留言 :

張貼留言